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深度報道 > 正文
作者: 陳淑婭;武霈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8-08 15:12
□記者 陳淑婭 武霈
連日來持續(xù)高溫,除了在家吹風扇、空調之外,到商超蹭空調、圖書館里感受書香等成了不少市民避暑納涼的選擇。這個暑假,在城市的各個角落,一場從商超“蹭涼”到圖書館“充電”的民生圖景正悄然展開,既反映了市民在炎熱天氣下的生活需求,也彰顯了城市治理中的人文關懷與智慧擔當。
商超“蹭涼”:市井煙火里的溫情包容
8月5日,在菏澤佳和城,撲面而來的是涼爽的空氣和熱鬧的氛圍。在寬敞的過道、休息區(qū),隨處可見前來“蹭涼”的市民。有帶著孩子的家長,孩子們在玩具區(qū)附近嬉笑玩耍;有結伴而行的老人,他們坐在休息椅上,輕聲交談著家長里短;還有附近的上班族,趁著午休時間來這里放松片刻。商超成了城市中免費的“避暑勝地”,接納著不同階層、不同年齡的人們。
對商超來說,大量“蹭涼”人群的涌入,雖帶來一定管理壓力,卻也攢足了人氣。許多商家展現(xiàn)出大度胸懷與人文關懷,推出一系列貼心舉措:有的在休息區(qū)增加座椅、擺放免費飲用水;有的設置專門的兒童游樂區(qū),讓孩子們玩得更盡興;還有的通過播放輕松音樂、舉辦小型互動活動,營造舒適的納涼環(huán)境。
“天太熱了,帶著孩子無處可去,來佳和城逛一逛,雖然不一定買東西,但能乘涼,孩子也能玩,挺好的。商場也很熱心、體貼,座椅隨處可見,還有免費茶水、WiFi?!痹谝粯欠罩行?,帶孫子遛彎的王阿姨正接著免費茶水。茶水間旁邊,商場打造的游玩區(qū)吸引了不少孩子,舒適的活動空間、可愛的卡通擺件、童趣的彩繪標語……大到商圈的業(yè)態(tài)引入,小到樓層的功能設計,處處能感受到對兒童的友好。該商場還配備了公共母嬰室,提供嬰兒車、兒童推車等租借服務,在購物環(huán)境中融入諸多親子互動元素,全方位為全齡兒童打造一站式“童”樂體驗圈。
在四樓餐飲區(qū),不少飯店在門前增加了座椅,提供飲料、零食。這種將商業(yè)利益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做法,贏得市民廣泛贊譽。“雖然‘蹭涼’的人多了會增加一些成本,比如水電費、清潔工作量等,但看到大家能在這里舒適避暑,我們感覺很有意義。而且,這也能提升門店口碑和形象,吸引更多顧客前來就餐。”一家飯店的負責人說。
圖書館“充電”:服務升級與功能拓展
與商超的熱鬧不同,圖書館里彌漫著寧靜而專注的氛圍。暑假期間,圖書館成了學生和愛書人士的熱門打卡地。尤其是連日來的高溫天氣,讓不少市民選擇到圖書館開啟“充電+避暑”的悠閑模式,在消暑納涼之余遨游書海,感受濃濃書香。
8月5日8時許,菏澤市圖書館門前已排起長隊,前來學習的既有中小學生,也有成人,他們大多自帶書籍,有的甚至帶來電腦和平板?!皩⒆觼碚f,愛上讀書非常有意義。利用暑假讓孩子到圖書館養(yǎng)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很重要。我只要有時間就帶他來,陪著孩子一起閱讀,享受悠閑的親子時光。”市民劉女士說,“不僅如此,在圖書館讀書還能讓孩子養(yǎng)成好習慣,比如在家他可能亂丟東西,來到這里,看到分類排列整齊的書籍,他也慢慢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書本?!?/p>
圖書館里,各個寬敞明亮的功能室內座無虛席。在舒適的環(huán)境中,只聽見翻書聲、寫字聲,學習、看書、借書、查閱資料的學生和家長安靜地享受著靜謐時光。除了傳統(tǒng)的紙質書籍閱讀,電子閱讀區(qū)也備受青睞,年輕人和孩子們通過電腦、平板等設備,獲取豐富的知識。
“暑假以來,市圖書館日均接待讀者超過5000人次,是平時的兩倍。為打造讓人民滿意、群眾舒心、市民便利的場館,我們及時整理上架社會捐贈的優(yōu)質圖書,目前采購的4800余冊新書即將與讀者見面?!焙蕽墒袌D書館館長李穎說,“除此之外,圖書館圍繞親子閱讀、紅色教育、廉潔文化等主題,精心組織各類活動300余場次,通過優(yōu)化文化服務讓圖書館成為市民的書香家園?!?/p>
據(jù)介紹,為滿足廣大市民學習自修需求,自7月30日起,市圖書館開館時間由原來的9時調整為8時30分。同時,市圖書館不斷加大管理力度,不僅提供飲用水、無障礙設施、輪椅、物品寄放等多項便民服務,還持續(xù)招募志愿者,在做好讀者分流、錯峰引導等工作的前提下,開設好書推薦、特色展覽、國學講座、公益電影、無障礙電影、特色閱讀、古琴體驗、國學誦讀等多樣特色活動,全面提升市民的閱讀體驗。
城市暖心治理下的多元需求
從商超“蹭涼”到圖書館“充電”,這一現(xiàn)象背后,既有城市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全民閱讀氛圍的營造,更體現(xiàn)了城市治理以民生為導向的服務理念。有關部門和企業(yè)關注到市民在高溫天氣下的不同需求,既提供物質層面的避暑場所,也滿足精神層面的求知欲望,通過合理規(guī)劃和引導,讓商超、圖書館等公共資源得到充分利用,為市民創(chuàng)造更舒適、便捷、豐富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高溫天氣下,城市中的暖心之舉不止于此。全市各地、多部門通過發(fā)放防暑物資、開放清涼驛站、加強電力保障等措施,積極開展“送清涼”活動,切實保障戶外工作者和群眾的安全與健康。
“休息難、就餐難、進門難、找路難”是快遞員、外賣騎手等新就業(yè)群體面臨的工作難題。為切實解決該群體實際困難,近日,魯西新區(qū)推出系統(tǒng)性解決方案,以扎實舉措提升他們的歸屬感與城市融入度。
據(jù)了解,魯西新區(qū)精心打造“丹心驛家”“暖新岳驛”等95處設施完備的暖心驛站,成為戶外工作者的溫馨港灣。這些驛站不僅提供避暑取暖、飲水休憩、應急充電等貼心服務,更創(chuàng)新實行“站長負責制+網(wǎng)格化管理”,95名專兼職站長確保服務常態(tài)長效運行,在炎炎夏季為快遞員、外賣騎手等新就業(yè)群體送去清涼。
圖書館中,孩子們沉浸書海;商超里,老人們閑話家常;驛站內,快遞員乘涼休息……這些遍布城市角落的避暑空間,已超越物理意義上的涼爽。當高溫成為常態(tài),菏澤用治理智慧證明: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,在于它呵護民生溫度的態(tài)度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